閩南網10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華安宣 文/圖)近年來,華安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把創城攻堅作為振興鄉村的有機銜接,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振興鄉村的重要抓手,把鄉風文明、治理有效作為振興鄉村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創城攻堅 鄉風更文明
近年來,華安縣持續深化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新城建設再升級,城區容貌更靚麗。榮成四季園著、名仕廣場、映山紅花園如雨後春筍,瀚海五鳳城、榮成二期、“五館一中心”正加緊建設,麒麟山公園、真武山公園景觀得到提升改造,華特公園、文體公園建成投用,鐵路外移工程開工建設;配套設施更完善。新改建城市污水管網、城市公廁,新增綠地面積、綠道網、公共停車位,城關農貿市場、生豬定點屠宰場、城區第二自來水廠建成投用;加大創城督查,擴大創城覆蓋,加強城市管理,改善市容環境,規範地攤經濟,強化“門前三包”,市民素質不斷提升。
華安縣不斷完善建章立制、加強宣傳引導、培樹先進典型,紮實開展鄉村振興戰略鄉風文明建設。移風易俗常態化,村規民約、道德規範、家規家訓進入尋常百姓家,嚴格控制民俗活動規模,進一步規範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深化星級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鎮創建,土樓齊家館、沙建鎮勵志館傳承良好家風家訓。
環境整治 治理更有效
華安縣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工作重點,精準發力,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去年,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華安縣得到晉越快遞市長劉遠的批示。
做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今年來,華安縣創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機制,實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觀摩、半年一小結、全年一總結”工作制度,建立“流動紅旗”制度,形成“學趕比超”良好氛圍,工作經驗在全省農業農村系統進行推廣。
鄉村振興 美麗更宜居
華安縣積極組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政策對接,強化溝通交流,有力有序推動鄉村振興。今年以來,華安先後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觀摩會和鄉村振興省級試點村工作推進會,並出台了《2020年華安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大行動重點任務》及工作推進機制、《華安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工作意見》《關於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月一考核》等相關政策文件,通過抓試點示範、項目帶動、環境整治、鄉村治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目前,華安縣在全市走前頭、數標杆,已培育出官畲村、上樟村、高石村、坪水村等一批可看可學可複製的典型樣板。
如今,走進華安,隨處可見,村莊環境乾淨了,生活條件變好了,美麗經濟發展了,鄉風更加文明瞭,羣眾精氣神提升了,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